古诗 | 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原文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 邮签忽报旌麾入,斋合遥瞻组绶新。 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 诗词问答问:《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参考注释秀拔美好特出;秀丽挺拔。《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陈书·蔡景历传》:“英才挺茂,雄姿秀拔,运属时艰,志匡多难。”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上》:“ 晋 宋 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五台山日记》:“ 关 内古松一株,枝耸叶茂,秀拔干云。” 徐迟 《井冈山记》:“同行人特地指给我看其中的一条标语,字迹秀拔,纵横吞吐,写得极好。” 气象(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搢绅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於绅带之间,若带剑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东方。”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东观汉记·明帝纪》:“是时学者尤盛,冠带搢绅,游雍而观化者,以亿万计。” 唐 权德舆 《知非》诗:“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内务府大员》:“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不许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许与搢绅为伍。”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识字认识文字 挥翰犹挥毫。《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事务,探賾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唐 沉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挥翰初难拟,飞名岂易陪。”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卞户部华伯 在 景泰 间,盛有诗名,对客挥翰,敏捷无比。” 惊人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邮签亦作“ 邮籖 ”。驿馆驿船等夜间报时的更筹。 唐 杜甫 《宿青草湖》诗:“宿桨依农事,邮籤报水程。” 仇兆鳌 注:“ 朱 注:漏筹谓之邮籤。”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士祯代祀南海兼怀梁孝廉佩兰屈处士大均陈处士恭尹》诗:“邮籤虽越一万里,计程七月当来还。” 清 徐葆光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诗之一:“衔纶出区夏,邮籤浩难算。八千 闽 越 路,未见溟程半。” 清 厉鹗 《送舒云亭明府还京》诗之二:“邮籤携尽室,津树引扁舟。” 旌麾(1) 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大破遂军,得其旌麾。——《三国志·夏侯渊传》 (2) 借指军队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斋合见“ 斋阁 ”。 遥瞻向远方看;凝目远视 组绶(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綬,士佩瓀玟而緼组綬。” 郑玄 注:“綬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魏书·高祖纪下》:“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珮、大小组綬。” (2).借指官爵。 唐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诗:“门传组綬身能退,家学渔樵跡更奇。” 明 徐渭 《赠沉母序》:“由此观之,人固不可以无实,至於实之名否,则其权不在管毫,而在组綬也的然矣。”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婿外家》诗:“所愿绍家学,非必袭组綬。” 握手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往事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同时(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诸彦众贤才。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唐 杜甫 《积草岭》诗:“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宋 王安石 《次杨乐道韵·后殿朝次偶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