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卢沟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过卢沟桥原文飒景石桥头,怆人是凛秋。 丹丘瞻玉剑,黑水度沙沟。 波幸今年靖,民苏昨夏忧。 导川怀圣迹,永定赖贻谋。 诗词问答问:过卢沟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 参考注释石桥(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凛秋寒冷的秋天。《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晋 潘岳 《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 楚 客凛秋时, 桓公 旧臺上。” 丹丘亦作“ 丹邱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 注:“ 丹丘 昼夜常明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诗:“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吴伟业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之三:“却笑 燕 齐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玉剑玉具剑。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襄成君 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縞舃,立於游水之上。” 唐 李商隐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空餘双玉剑,无復一壶冰。” 冯诰 笺注:“玉具剑习见之事。《汉书·匈奴传》注曰:摽首鐔卫尽用玉为之也。” 明 王世贞 《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玉剑翡翠衣,光照清川口。” 今年指现在的这一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