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吴潜 |
释义 |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原文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丁,携壶挈榼要容不。 诗词问答问:出郊再用韵赋三解的作者是谁?答:吴潜 参考注释图画(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几曾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日莫同“ 日暮 ”。《礼记·聘义》:“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 陆德明 释文:“莫音暮。”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日莫箭镞尽,左右刀鋋集。”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白简》:“ 晋 傅玄 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莫,捧白简,坐以待旦,竦踊不寐,臺阁生风。” 栎社(1).作为神社象征的栎树。《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成玄英 疏:“櫟,木名也。社,土神也。”《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 宋 叶适 《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诗:“芄兰恨柔蔓,櫟社嫌拥肿。” (2).乡里的代称。 元 范梈 《立春日和王翰林》:“几时归櫟社,尽日接芳筵。” 上空指一定地点上面的天空。 周立波 《湘江一夜》:“各种火舌,一阵阵 * 的红焰,一道道弹道的流光,闪耀地交织在墨蓝的田野的上空。” 中落中途衰落。《明史·邢侗传》:“家资鉅万,筑 来禽馆 於古 犂丘 ,减产奉客,遂致中落。”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鸣 既斥,家益中落,乃退与 奇章 氏耕於野。” 邹韬奋 《书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 官事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渐稀使逐渐稀疏 皮上渐稀的羽纹 农事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2.指村庄。携壶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 费 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 清 侯方域 《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採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