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满庭芳 赠文登小王先生
朝代 元代
作者 马钰
释义

满庭芳 赠文登小王先生原文

身为环堵,重封重锁。
无著无漏无破。
闲里寻闲,闲中有闲功果。
常守常清常静,便独行、独坐独卧。
忘人忘我。
朴实实心实做,把多疑多惑,多多打过。
得得来来得得,得个甚麽。
真如如如不动,觉灵明、灵灵则个。
真消息,是真直相济,真仙来贺。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赠文登小王先生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赠文登小王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赠文登小王先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环堵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重封

加封两爵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西至 酈 ,以却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以为重封者,兼二号,盖为得也。”按,《汉书·樊哙传》 颜师古 注:“重封者,加二号耳。”《北齐书·孝昭帝纪》:“丙申,詔九州勋人有重封者,听分授子弟,以广骨肉之恩。” 唐 李商隐 《少年》诗:“外戚平 羌 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无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有闲

亦作“ 有间 ”。1.有区别;有差距。《庄子·天地》:“ 桀 跖 与 曾 史 ,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间也,而知人情伪。令自视何如即位时?’帝曰:‘有间矣。’”《金史·宗宪传》:“莫非王臣,庆幸岂可有间邪?”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 张子树 题其集曰《听松》。松之於雨於雪则有閒矣。”

(2).有嫌隙。《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 杜预 注:“间,隙也。”《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閒,於是设防,知蔽竝起。”

(3).有谗言。《史记·秦本纪》:“ 繆公 许之,使人与 丕郑 归,召 吕 郤 。 吕郤 等疑 丕郑 有閒,乃言 夷吾 杀 丕郑 。”

(4).病情渐有好转。《左传·昭公七年》:“ 晋侯 有间,赐 子产 莒 之二方鼎。” 杜预 注:“间,疾差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大臣衩衣见百官》:“时伏暑甚,丞相 淮 体弱不能胜,至闷絶。上亟召医,疾有閒。”

(5).有间隙。 宋 欧阳修 《读书》诗:“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药饵有间,时游庙堂。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亦作“ 有间 ”。有一定时间;有顷。《列子·仲尼》:“ 孔子 愀然有閒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史记·五帝本纪论》:“《书》缺有閒矣,其軼乃时时见於他説。” 司马贞 索隐:“言古典残缺有年载,故曰‘有閒’。”《文选·张衡<东京赋>》:“ 安处先生 於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閒,乃莞尔而笑。” 薛综 注:“有閒,谓有顷之閒也。” 苏曼殊 《非梦记》:“有间,生再问曰:‘婶娘安睡未?’”

功果

(1).犹功德。指念佛,诵经,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十二娘 至今未得生天,愿营功果救拔我。”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稳便,老僧且回禪堂,作些功果去也。”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你休啼哭,小人如今回去,教俺相公多多做些功果,追荐他便了。”

(2).功效和结果。 郭沫若 《文艺论集·古书今译的问题》:“这本书的功果如何,我现在不愿自颂。但我相信青年朋友读我的译诗必比读《国风》原诗容易领略。”

常守

(1).谓固定职位。《后汉书·百官志一》:“ 明帝 初置度 辽 将军,以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官有常守谓之职,施有先后谓之序。”

(2).日常的职掌。《隋书·经籍志二》:“ 灵 献 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絶,各记闻见,以备遗亡。”

(3).谓素常遵行。《隋书·房陵王勇传》:“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新唐书·刑法志》:“ 唐 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独行

(1) 一个人走路

踽踽独行

(2) 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

独行其是

独坐

(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

(3). 唐 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李 寻为独坐,三臺肃畏,而升相府。”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宅名标榜官称……中丞为独坐,为中宪。”

独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独卧”。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2).泛指一人独眠。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城 。”

(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赵次公 注:“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

忘我

不考虑个人

忘我地工作

实实

的确;实在

我实实不知此事,所以才问你

心实

(1).指内心深挚的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至於 苏慎 、 张升 ,并述哀文,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心实。”

(2).心性老实。《红楼梦》第二八回:“ 冯紫英 笑道:‘你们令姑表弟兄倒都心实。’”

(3).内心感到踏实、安稳。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一直把你当靠山,有你在旁边我做什么事都心实。”

多疑

疑心太重,好怀疑

性格多疑的人

多多

极言其多。 汉 扬雄 《法言·问神》:“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渐杳杳而无极,以多多而益贵。”《水浒传》第二回:“小人起多时了,夜来多多搅扰,甚是不当。” 鲁迅 《彷徨·伤逝》:“我一回寓,觉得又清净得多多了;但 子君 的凄惨的神色,却使我很吃惊。”

打过

放过去。《朱子语类》卷八:“学者须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得来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得得

(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宋 黄庭坚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红楼梦》第三八回:“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2).频频;频仍。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诗:“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金 高庭玉 《柳絮》诗:“得得穿朱户,时时扑翠屏。”

(3).特特,特地。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别业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适到其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我得得为渠入 蜀 ,何意见怪?”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纵千里万里,犹将买草鞋得得而往。”

(4).应诺之词。犹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一日将御朝, 温成 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确,确实。《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良人得得负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万州》诗:“前山如屏墻,得得正当户。”

(7).犹答答。作词或词组的后缀。 叶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脱的一个女郎,两年以后,会变成这样羞人得得的。”

(8).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 清 黄景仁 《道中秋分》诗:“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马蹄得得,一个骑兵跑得满头大汗上。”

甚麽

什么。 唐 吕岩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元 刘唐卿 《蔡顺奉母》第二折:“要我这婆婆好,不问要甚么,都得捨。”《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对江烟火更大,江桥被烟包围着,甚么也看不见。”

真如

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事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

如如不动

如如:佛家语,常在的意思。事物常在,没有什么变化。

灵明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4).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5).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6).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则个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相济

(1).互相帮助、促成。《易·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晋 韩康伯 注:“则各有所畜,以相济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昬明迭用,否泰相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四教所先,符采相济。”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多方相济,委曲相通。”

(2).互相调济。《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文汇报》1985.3.10:“他的弹唱,沙而明亮,高而浑厚,刚柔相济,轻重有致。”

真仙

仙人。《旧唐书·裴潾传》:“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一:“ 鬼谷先生 者,古之真仙也。”《云笈七籤》卷一○六:“或有拜謁者,真仙弥日盈座。” 宋 洪迈 《鬼国记》:“真仙邀迎国母,请赴琼室。”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5 1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