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平山堂叠壬午旧作韵·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杜诗休说李唐朝,千百年来事已遥。 岂啻笙歌二十四,略嫌杂遝压溪桥。 诗词问答问:《游平山堂叠壬午旧作韵·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八 参考注释杜诗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 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李唐指 唐 朝。 唐 皇室姓 李 ,故称。 唐 周朴 《吊李群玉》诗:“ 羣玉 诗名冠 李唐 ,投诗换得校书郎。” 宋 周敦颐 《爱莲说》:“ 晋 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 清 郑燮 《道情》诗之八:“文章两 汉 空陈迹,金粉 南朝 总废尘, 李唐 赵宋 慌忙尽。”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来事(1) 〈方〉∶也作来事儿。处事 他头脑灵活,挺会来事的 (2) 〈方〉∶行;可以 这样做不来事 (3) 将来的事情 知来事 笙歌(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二十四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又称“二十四气”,因以“二十四”作为“ 气 ”的歇后语。气,生气。《 * 词话》第五三回:“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杂遝(1) 众多杂乱的样子 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亦作“杂沓” 骈罗列布,鳞从杂沓兮。——《汉书·扬雄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