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玉澜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玉澜堂原文西窗糊玻瓈,全湖俯几席。 已开者波溶,尚冻者雪积。 凝静与流动,寓妙各适适。 冰水两不知,于何辨坚白。 禦寇犹哓哓,故知为物役。 诗词问答问:玉澜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四 参考注释玻瓈见“ 玻璃 ”。 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嵐。”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者波用在句中停顿处,表示假设的让步。多见于元曲。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我那伯娘眼里见不的我,见了我不是打便是駡,则向他女婿 张郎 。他强杀者波则姓 张 ,我便歹杀者波我姓 刘 ,是 刘 家的子孙阿。”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一折:“五彩般祥云涌,堪可与仙家受用,既不是者波却怎岭外飞着双凤。” 凝静宁静;寂静。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喜园凝静,岂傲吏之凡游;深谷虚玄,非愚公之俗路。” 明 唐顺之 《与应警庵郡守》:“惟古人为学,坚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则此心凝静,百物皆通。” 刘白羽 《昆仑山的太阳·天池》:“是的, 天池 一日,我的心情是凝静的,这是我最珍爱的心情。” 韩北屏 《非洲夜会》:“突然,一声尖锐的号叫,划破凝静的夜空。” 流动(1) 运动 使油在沼泽上面流动,以杀死孑孓 (2) 经常变换位置 流动哨 适适分明,清楚。适,通“ 的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天明,母重启 济 :‘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宋 陈造 《闲适》诗:“槁木山麓正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 惊恐失色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陆德明 释文:“适适、规规,皆惊视自失貌。” 成玄英 疏:“适适,惊怖之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一日,博党款门访 才 ,窥见女,适适惊。” 何垠 注:“适音惕,惊貌。” 清 潮声 《记栗主杀贼事》:“偷儿听之,适适然惊,以为彼暗伏多人,戒勿为声响,将致余之死命。”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于何(1).为何;如何。《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赠崔士瑾》诗:“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髮在我后?” (2).什么。于,助词。 汉 张衡 《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晋 左思 《蜀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 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何氏 之从学,兰蕙已满畹。於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坚白(1).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谓君子虽在浊乱而不能污。后因以“坚白”形容志节坚贞,不可动摇。《三国志·魏志·徐邈王基等传论》:“ 王基 学行坚白。”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緇。”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清 金农 《冬雪》诗:“相警保坚白,勿使不洁扰。” (2). 战国 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庄子·齐物论》:“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详“ 坚白同异 ”。 哓哓吵嚷;唠叨 哓哓不休 故知老朋友 物役《荀子·正名》:“故嚮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杨倞 注:“己为物之役使。”后谓为外界事物所役使为“物役”。《文选·谢瞻<答灵运>诗》:“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寧。” 张铣 注:“无物役,谓无事役己也。”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清 曹寅 《真州西轩行药念俊三病》诗:“物役穷年咀草木,归怀并日接宾僚。”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