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汉宫春
朝代 宋代
作者 佚名
释义

汉宫春原文

江月初圆,正新春夜永,灯市行乐。
芙蕖万朵,向晚为谁开却。
层楼画阁。
尽卷上、东风帘幕。
罗绮拥,欢声和气,惊破柳梢梅萼。
绰约。
暗尘浮动,正鱼龙曼衍,戏车交作。
高牙影里,缓控玉羁金络。
铅华间错。
更一部、笙歌围著。
香散处,厌厌醉听,南楼画角。

诗词问答

问:汉宫春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汉宫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汉宫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汉宫春书法欣赏

佚名汉宫春书法作品欣赏
汉宫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月初

每月开始

新春

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灯市

元宵节张设花灯的街市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向晚

临近晚上的时候

向晚的风很凉爽

层楼

高楼。 汉 繁钦 《建章凤阙赋》:“象玄圃之层楼,肖华盖之丽天。”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元 萨都剌 《层楼即事》诗:“半空云气层楼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贺敬之 《雷锋之歌》:“我胸中的层楼呵,有八面来风!”

画阁

彩绘华丽的楼阁。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 凌烟 画阁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 楚 岫,赴 高唐 。”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帘幕

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

拉开帘幕,旭日当窗

罗绮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惊破

犹震碎。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 范成大 《次韵陈融甫支盐年家见赠》:“高轩款门来,惊破雀罗静。”

柳梢

柳树的末端。 唐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之一:“迢递 青门 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 宋 欧阳修 《生查子》词:“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 刘因 《探春》诗:“春意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傍。”

梅萼

亦作“ 梅蕚 ”。梅花的蓓蕾。 宋 欧阳修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词:“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蕚小。”《隋唐演义》第九八回:“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绰约

同“绰约”

暗尘

积累的尘埃。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浮动

(1) 漂移

河心有条死鱼向这边浮动

(2) 非固定

浮动工资

鱼龙曼衍

见“ 鱼龙曼延 ”。

戏车

(1).在车上表演杂技。《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汉书·卫绾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若今弄车之技。”《汉书·韩延寿传》:“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兰。又使骑士戏车弄马盗驂。”

(2).供表演杂技的车。 汉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脩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

交作

迭起;齐作。 唐 于邵 《送李员外入朝序》:“广庭张乐,妙音交作。” 宋 王安石 《众人》诗:“颂声交作 莽 岂贤,四国流言 旦 犹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是夜大雨如倾,雷电交作。”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徐翁》:“座中非但不可谈论人长短得失,即论文谈诗,亦须慎之。不然,恐谤议交作矣。”

高牙

(1).大纛;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 梁 征,高牙乃建。” 李善 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 李周翰 注:“牙,大旗也。”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2).指高官官衙。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玉羁

玉饰的马络头。 晋 傅玄 《失题》诗之一:“愿得并天御,六龙齐玉羈。” 南朝 梁 刘苞 《九日侍宴》诗:“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羈。”

金络

(1).即金络头。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玉羈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唐 胡曾 《寒食都门作》诗:“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金络玉衔嘶马,繫向緑杨阴下。”参见“ 金络头 ”。

(2).借指良马。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络。”

(3).借指骑马的人。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鵰去,鸞环拾翠来。”

铅华

用来化妆的铅粉

一部

(1).一支;一个部分。《后汉书·刘盆子传》:“乃遂亡归其营,将兵入 颖川 ,分其众为二部, 崇 与 逢安 为一部, 徐宣 、 谢禄 、 杨音 为一部。” 毛 * 《关于辽沉战役的作战方针》二:“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 锦州 守敌,而且能歼灭 葫 、 锦 援敌之一部。”

(2).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 明 张志聪 注:“夫人生於地,悬命於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

(3).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吕蒙 ﹞尝在 孙策 座上酣醉,忽卧,於梦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 唐 白居易 《读鄂公传》诗:“唯留一部清商乐,月下风前伴老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额阔頦宽眉卓竪,一部赤髭鬚,也么咍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一部大白鬚,直垂过脐,飘飘有神仙之表。”《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后来好容易雇了一部东洋车子,纔把他拉到公馆。” 老舍 《正红旗下》一:“在咳嗽与说话的时候,她的嗓子与口腔便是一部自制的扩音机。”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散处

分散居住。 明 文徵明 《<陈氏家乘>序》:“子孙散处,莫详所终。”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譬如父子兄弟,散处异国,仓卒遇於疆场之间,以音声面貌之不相识,奋力鬭争,而不知其本一祖之系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那时,在 吴 境内居住着许多 越 人,他们散处在今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省的山岭地区。”

厌厌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书堂》诗:“厌厌毕今夜,僕马汝先归。”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汉书·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献夫传》:“虽执大政,气厌厌不振。”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女官则厌厌无生意,略无动作。”

(3).形容病态。 唐 韩偓 《春尽曰》诗:“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头上扎着一条手巾,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厌厌病容,弱不禁风的样子。”

(4).懒倦;无聊。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套曲:“黯黯愁成阵,厌厌日胜年。”

(5).绵长貌。 南唐 冯延巳 《长相思》词:“红满枝,緑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闭门独宿夜厌厌。”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瑯琬琰。” 闻一多 《红豆》诗十一:“相思枕上的长夜,怎样的厌厌难尽啊!”

南楼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画角

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