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寺云观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应龙 |
释义 | 游寺云观原文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卷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与,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 诗词问答问:游寺云观的作者是谁?答:刘应龙 参考注释雨绝(1).谓如雨水落地,不可能再回到云层。比喻事情之不可挽回。《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又诸将校, 孙权 婚亲,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而并见驱迮,雨绝於天。” 吕延济 注:“雨絶谓雨下於地,无还云之期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雨絶无还云,华落岂留英。” (2).被雨摧残净尽。 清 谭嗣同 《江行感旧诗》引:“芳时宛谢,雨絶霜凋,子女十餘辈皆前殁。”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遐瞩远眺,远望。 唐 赵冬曦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方曙躋南楼,凭轩肆遐瞩。” 明 袁宗道 《大别山记》:“ 晴川阁 踞其首, 方亭 踞其背,遐瞩远瞻,阁不如亭。” 沉宗畸 《题<居庸秋望图>》诗:“登高遐瞩一凭弔,凄凉寒戍悲笳音。” 野火(1)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3) 指磷火;鬼火 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路径(1) 指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 路径平坦 迷失路径 (2) 门路 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极顶(1).最高界限;顶点。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整顿属员诏》:“但养尊处优是酬功极顶,免再操劳闻问囯事。” 杨朔 《泰山极顶》:“一直爬到 玉皇顶 ,这儿便是 泰山 的极顶。” (2).非常,极端。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可是这须看这位开书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胡涂虫,那么,开出来的几部一定也是极顶胡涂书,不看还好,一看就胡涂。” 茅盾 《追求》三:“在失去 周女士 之后……从此他坠入极顶的怀疑和悲观。” 胡苏 《新媳妇》:“小风吹着我,我周身感到了极顶的舒畅。” 掌平像手掌那样平坦。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掌平百里露州郭,髮密千甍衔屋瓦。” 张天翼 《报复》一:“所以如今虽在掌平的柏油路上刮着小得古怪的风,也是叫人难受。” 人言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突兀(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半岭半山腰。《晋书·阮籍传》:“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乎巖谷,乃 登 之啸也。” 唐 杜甫 《雨》诗:“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宋 苏轼 《登州孙氏万松堂》诗:“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饷劳馈食慰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既归馆,餉劳。” 跻攀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僮仆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朝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风霆(1).狂风和暴雷。《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唐 韩愈 《原鬼》:“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 明 刘基 《为韩克名题石鼎联句图》诗:“不知风霆掣墙籓,江腾海跃乔岳翻。” (2).比喻威势。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云宫(1).巍峨的皇宫。 唐 武则天 《唐享昊天乐》之二:“垂厚泽,降云宫。” (2).道者的居室。《云笈七籤》卷十六:“ 元始天尊 时静处闲居,偃息云宫黄房之内,七宝幃中。”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云宫雾窟疑本无,石室金臺儼相向。” 原曲事情的原委和底细。 田英科 《重读周总理诗一首》:“ 周总理 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两句八字,极其透彻而又有力地给读者交待了事件的原曲,深刻地指出了事件的性质。” 年代①犹时代:战争年代|年代久远。 ②历史上的计年单位。公元纪年每世纪中以十年为一个“年代”,如19世纪60年代,即指1860-1869年(亦有认为指1861-1870年)。儿童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樵牧(1).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 清 刘大櫆 《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 (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宋 陆游 《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闻风(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前汉书平话》卷上:“灭 楚 以来,四海安寧,民皆快乐,万里闻风,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耻辱。” (2).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老孙头 也闻风来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斋 是从小河边上来,也是到处闻风的。” 岩谷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杳无了无,绝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连贵 ﹞去年曾受对门 胡 家聘……越十餘年,杳无亲戚来寻访,乃以配圉人 刘登 。”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女儿在十八岁时跟人结了婚,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抛弃了她,从此音讯杳无。” 灵境(1).庄严妙土,吉祥福地。多指寺庙所在的名山胜境。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寺碑》序:“虽铁界铜围,如影如约,补石擎金,随生焰灭。独有 鷲岳 灵境,浄土不烧,螺髻金质,声闻难覩。”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自 齐 至 唐 ,兹山濅荒,灵境寂寥,罕有人游。” 宋 苏轼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明 杨慎 《游灵泉寺》诗:“泉臺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二:“出山意已移,灵境渺天北。” (2).泛指风景名胜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灵境信淹留,赏心非徒设。”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呵呵,寥寂庄严的灵境,这般地雄浑、坦荡、清明!” 字迹用毛笔、钢笔、铅笔、铁笔或类似书写工具手写的字的形迹;亦指某一特定人这样写的字的形迹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居人住在家里的人;居民 巷无居人 神奇非常奇妙的 拿着这张神奇的纸就可以和我一样通行无阻 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长江三峡》 客子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骇心犹惊心。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犹铃鐸警耳,钟鼓骇心。” 阆风即 阆风巅 。《楚辞·离骚》:“朝吾将济於 白水 兮,登 閬风 而緤马。” 王逸 注:“ 閬风 ,山名,在 崑崙 之上。”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扬盖造辰极,乘烟游 閬风 。” 章炳麟 《答铁铮书》:“观其以 閬风 、 玄圃 为神仙羣帝所居,是即以 昆仑 拟之天上。”参见“ 閬风巔 ”。 晞沐指沐浴晾发。 明 张羽 《杂言》诗之一:“青阳萌始节,万物咸光昭;我亦动新怀,晞沐起晨朝。” 转石(1).转动石块。 汉 张衡 《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环绕石山。 金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 武江 斜转石, 文岫 独参天。” 悬岩悬崖。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又别梦见悬巖峙壁,鬱然若似青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故其处悬巖,犹有五色焉。” 艾青 《光山》诗:“而最魅人的花朵,却开在悬岩的边沿。” 雷震雷击;雷鸣。《孙子·军争》:“动如雷震。”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秦 人坑 赵 氏,沸声若雷震。”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四折:“一声雷震报春光。” 山腹山中腹地,山中间的部分 徘徊(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登览登高揽胜。《晋书·江逌传》:“宜养以玄虚,守以无为,登览不以臺观,游豫不以苑沼。”《新唐书·后妃传下·懿安郭太后》:“后尝幸 驪山 ,登览裴回。”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千年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周櫟园 少时,日则游行登览。” 未足(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下田(1) 到田里去干农活 下田插秧 (2) 下等的田 题诗(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游躅犹游踪。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尘游躅於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