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别秀亭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别秀亭五首原文秀亭亭上果何似,两水万山图画开。霜入川原疏草木,烟销城市出楼台。 半空鹭点客悉破,何许笛吹诗句来。 异日梦魂应历历,醉僧同此藉莓苔。 诗词问答问:别秀亭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亭亭(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上果(1).亦作“ 上菓 ”。精美的果品。 汉 班固 《汉武帝内传》:“ 王母 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 明 汤显祖 《匡山馆赋为友人豫章胡孟弢作》:“朝飢则 平湖 上菓,瞑暗则 弥山 佛灯。” (2).佛家语。犹言正果。 北齐 魏收 《缮写三部一切经愿文》:“用此功德,心若虚空;以平等施,无思不洽;藉我愿力,同登上果。” 何似(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图画(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川原(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 (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疏草奏章的草稿。 烟销谓烧毁。 唐 章碣 《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 河 空锁 祖龙 居。” 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楼台(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半空(1) 空中 悬在半空 从半空中跳下 (2) ∶瘪;不充实 半空着肚子 (3) (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何许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诗句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异日(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历历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醉僧指 唐 代书法家 怀素 。 唐 苏涣 《赠零陵僧》诗:“琅诵□句三百字,何似 醉僧 颠復狂。” 宋 陆游 《草书歌》:“心空万象提寸毫,睥睨 醉僧 窥长史。” 钱仲联 校注:“醉僧指 唐 怀素 。” 莓苔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