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别李伯实五首(录三首)·其一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胡杕 |
释义 | 原文情通万里亲,远别恐辽绝。 徘徊言笑间,眷爱终纠结。 以镜投月中,相照亦何切。 上下云与尘,辉光岂沦灭。 诗词问答问:《送别李伯实五首(录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胡杕 注释1. 押屑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十九 2. 录三首 参考注释情通通情。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后汉书·吕布传》:“ 卓 又使 布 守中閤,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远别离别到很远的地方去。 汉 苏武 《诗》之二:“黄鵠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唐 杜甫 《远怀舍弟颖观等》诗:“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最是伤情将远别,一篇咒駡送行诗。” 辽绝(1).遥远。 南朝 梁 柳恽 《赠吴均》诗之二:“关候曰辽絶,如何附行旅。” 宋 蔡襄 《荔枝谱》:“﹝荔枝﹞其于果品卓然第一,然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而又道里辽絶,曾不得班于卢橘江橙之右。” 元 刘敏中 《丞相顺德忠献王碑》:“王谓 山嶠 小夷,去中国辽絶。” (2).相去甚远,悬殊。《南史·谢晦传》:“ 安仁 、 士衡 才为一时之冠,方之 公閭 ,本自辽絶。”《新唐书·刘洎传》:“帝王之与臣庶,圣哲之与庸愚,等级辽絶,势不伦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岂酒有美恶,价不同歟?抑何其辽絶邪!” (3).远隔。《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古时君臣都易得相亲,天下有天下之君臣,一国有一国之君臣,自 秦 汉 以来,便都辽絶。”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梦绕亲闈,愁深旅邸,那堪音信辽絶。” 明 冯梦龙 《新灌园·计匿王嗣》:“ 法章 自到 莒州 ,朝中音问辽絶。” (4).久远。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至 师延 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世载辽絶,而或出或隐。” (5).高远貌。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 比干 之以仁义兮,缅辽絶以不羣。” 徘徊(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言笑说笑 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庄重) 眷爱关怀喜爱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眷爱 纠结(1) 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 连字母,即两个或更多的字母纠结在一起而失去了原形的组合 (2) 可指难于解开或理清的缠结 月中每月的中间几天 亦何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辉光(1) 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 (2) 光辉华采 沦灭消亡;沉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