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芙蓉道间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蕃 |
释义 | 芙蓉道间二首原文芙蓉山下芙蓉渡,历尽崔嵬何物路。更观溪水突人来,令我诗情杂欣惧。 舆夫重说松原山,如此积雨应生湍。 从来潢潦无根源,水收石露须臾间。 诗词问答问:芙蓉道间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参考注释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历尽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崔嵬(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何物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溪水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情杂爱情不专一。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小则小,心肠儿到狡猾,显出些情杂。”《全元散曲·三番玉楼人》:“暗想他,忒情杂,等来家,好生的歹鬭咱。” 欣惧欣喜而又惶恐。 唐 常衮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粉骨酬恩,未伸万一,无任感戴欣惧之至。” 舆夫车夫或轿夫。《新五代史·杂传四·朱瑾》:“﹝ 朱瑾 ﹞少倜儻,有大志, 兗州 节度使 齐克让 爱其为人,以女妻之。 瑾 行亲迎,乃选壮士为舆夫,伏兵器舆中。” 清 恽敬 《纪言》:“往岁,贝子舆夫与守备争,殴之,伤额,乡人杖舆人四十。” 孙种田 《重九战记》:“ 靳云鹏 於夜间三时左手负伤,去 钟 潜逃,伪为舆夫,肩空舆出城。” 松原松树成林的原野。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诗:“ 博多湾 的海岸上,十里松原的林边,有两尊 俄罗斯 的巨炮。”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积雨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应生指 汉 末 建安 七子之一的 应瑒 。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 徐 刘 之显 青 豫 , 应生 之发 魏国 ,斯皆然矣。”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潢潦地上流淌的雨水。《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丰注溢脩霤,潢潦浸阶除。” 张铣 注:“潢潦,雨水流於地者。”潢,一本作“ 黄 ”。 唐 元稹 《书异》诗:“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鯢腥。” 明 顾鼎臣 《悯雨》诗:“街市潢潦集,浅深可方舟。” 根源(1)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犯错误的根源 (2) 起源(于);发生(于) 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须臾(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