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春词)原文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 方杏靥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见乳燕捎蝶过繁枝。 忽一线炉香逐游丝。 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 深入芳菲里。 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 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 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 渐鳷鹊楼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尽欢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间世。 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诗词问答问:哨遍(春词)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哨遍(春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哨遍(春词)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译文 醒来在画堂中用银蒜将帘子押上,用珠装饰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雨刚下又停歇下来,洗出一个碧罗明净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长的天气。一瞬间暖风吹春天回来,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气在浮动,风还吹皱起银色的池塘水。正是杏花醉成酒窝,还在脸上匀匀地搽上酥一类细嫩乳品,花蕊如绣般绽开,红红绿绿前后排列。只见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飞过了密林。忽然出现一条线,那是炉子香烟逐绕着虫丝。白昼长了人也闲了,独自一人站在斜阳下,体会着夜即将到来的情味。 自然地乘着游兴,带领美女们,进入到香花芳草园里。弹拨胡琴使之发声,轻轻地“拢”,慢慢地“攒”,都很灵巧高妙。把罗裙系得紧紧的,急速趋使按照檀板节奏而舞,《霓裳羽衣曲》音响进入到急速的乐章时如受惊的雁飞声。暗淡的月光降到眉间,如喝酒红脸的霞光布了一脸,歌声悠扬悦耳地飞入云际。随它落雨般的红花飞满头,高楼西边的天空的月亮渐渐地往下落去。人们还在徘徊不回,只因游人的欢乐情意未得到满足,还想行乐下去。君不见今古悠悠往事,都成为浮幻空虚的人间世事。这一百年,有几多时间,三万六千日罢了。醉生梦死的回乡路,不妨走一遭,但人们的一生要痛快地尽情地行乐,人生多短暂啊! 注释 哨遍:词牌名。双调二百三字,上片十八句五仄韵、两叶韵,下片十九句九仄韵、两叶韵。 画堂:有壁画的居室。 银蒜:银质蒜形帘坠,拴于帘幕下端,以防风吹。 珠幕:饰有珠玉的帘幕。 碧罗:青色丝织品,此喻雨后天色澄净。 “正溶”句:谓暮春牡丹花开时。古人认为此时天气轻云微雨,半阴半晴,适宜养花。溶溶:和暖貌。 一霎(shà):一阵。 回芳草:芳草回绿。 荣光:指花木的光泽。 银塘:波光粼粼的塘面。 方:正。 杏靥(yè):杏形状微涡,故云。靥,酒涡。 匀酥:匀净细嫩。 花须:花蕊。 捎:掠过。 游丝:春季空中所飘蛛丝。 永:长。时近夏天,故昼长。 将:义同“携”。 佳丽:美人。 芳菲:花草。 拨:弹拨。 胡琴:泛指来自北方、西北各族的拨弦、拉弦乐器。从下句看,知其为琵琶。 拢、捻(niǎn):叩弦与揉弦。 伶俐:聪灵,谓佳丽。 约:束。 趋:节拍。此为打节拍。 檀板:檀木所制拍板,用以定节拍。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自唐代。 人破惊鸿起:唐宋大曲。 颦(pín)月临眉:谓眉似弯月。颦,皱眉,此为弯义。 醉霞横脸:谓脸色红润。 悠扬云际:谓歌声响亮。 红雨:谓落花。 鳷(zhī)鹊楼:南朝楼阁名,在今江苏南京。 玉蟾(chán):皎洁的月亮。 三万六千:即上句所谓“百岁光阴”,故人所认为的人寿上限。 醉乡,喻醉中境界。唐王绩有《醉乡记》。 适情:顺乎性情。 诗文赏析此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春。是时,东坡知徐州任上。他曾携乐妓游张山人园,作诗以志之。在此之前,自求外任。为了解脱政治争斗之苦恼,他又携“佳丽”游春,作此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