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高南仲之华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孙应时 |
释义 | 送高南仲之华亭原文子向云间去,吾空泽畔吟。长因句中眼,不忘别时心。 梁大蟠根大,渊泉汲绠深。 丈夫千载事,莫待鬓霜侵。 诗词问答问:送高南仲之华亭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孙应时送高南仲之华亭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云间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泽畔吟《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空将泽畔吟,寄尔 江 南管。” 句中眼见“ 句眼 ”。 蟠根(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渊泉(1).深泉。《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礼记·郊特牲》:“ 周 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阴达於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坠之渊泉非其怒,升之霄汉非其悦。” (2).比喻思虑深远。《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运日月之明,动渊泉之虑。”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説者以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学问,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渊泉,而后出之。” (3).犹源泉。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尚规矩,不贵綺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 汲绠(1).汲水用的绳子。《隋书·食货志》:“ 东都 城内粮尽,布帛山积,乃以绢为汲綆,然布以爨。” 宋 陆游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长畏天暑。” 明 杨慎 《燕歌行柬程以道》:“ 甘泉宫 里兜零举, 疎勒城 边汲綆摧。” (2).制端溪砚的一种石头名。 宋 祝穆 《方舆胜览·广东州·肇庆府》:“土产端砚:《郡志》曰……其旧坑有龙巖、汲綆、黄图三石。汲綆全无眼。” 丈夫(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霜侵(1).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2).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