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曹勋 |
释义 |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原文落叶逐惊风,落花逐流水。漂零无定端,寄托随所委。 朝荣瑶圃中,暮落穷辙里。 岂不恶糟糠,岂不原罗绮。 罗绮闭深宫,嫉妒交相磨。 糟糠守穷庐,苦乐同终始。 行藏宜自然,燕巢茅屋底。 诗词问答问: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曹勋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落叶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惊风小儿病名。急惊风、慢惊风的统称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漂零(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定端(1).一定的头绪。 宋 刘敞 《独行》诗:“野兴宜独往,春愁无定端。” (2).犹定数。 唐 李白 《空城雀》诗:“天命有定端,守分絶所欲。” (3).固定的地方。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九:“白日掩徂暉,浮云无定端。” 明 高启 《送贾凤进士》诗:“人生如蓬萍,飘流无定端。” 寄托(1) 委托别人照料 寄托侍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寄托孩子给别人看带 (2)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3) 托身,安身 无可寄托。——《荀子·劝学》 朝荣(1).早晨开花。《晋书·文苑传·王沉》:“丹轂灭族, 吕 霍 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木堇夕死朝荣。”《宋史·文苑传一·朱昂》:“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 (2).指早晨开的花。 晋 陆机 《园葵》诗:“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之二:“可道风流回首尽,兰芝庭下粲朝荣。”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恍惚,谓须臾间也。如迴掌之反覆,朝荣之开落也。”参见“ 木槿 ”。 瑶圃语本《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瑶圃,产玉的园圃,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树椒兰於瑶圃,掩夜光於琼华。” 唐 皮日休 《扬州看辛夷花》诗:“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元 周巽 《梨花曲》诗:“仙妃下瑶圃,靚粧乘素鸞。” 穷辙(1).困顿途穷。 (2).犹涸辙。比喻穷困的处境。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贱子悲穷辙,当年亦擅场。” 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居富贵者不易糟糠。——《东坡志林》卷三 遗其糟糠,别婚士族 罗绮(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唐 梁鍠 《长门怨》诗:“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 清 马銮 《如姬》诗:“符出深宫人不觉,千秋知己是 夷门 。”亦借指帝王。《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一堂和气, * 小廉,不但省了深宫无限宵旰之劳,暗中还成全了多少人才,培植了多少元气。”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相互嫉妒 相磨见“ 相摩 ”。 穷庐(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 穹庐 ”。 (2).贫贱者居住的屋。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终始(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马贞 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復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燕巢(1).燕子的窝。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魏 黄初 元年, 未央宫 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 唐 雍陶 《秋居病中》诗:“荒簷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明 高启 《读半山绝句有感因效其作》诗:“寺里园中总倦行,闲眠看得燕巢成。” (2).比喻栖身的庐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幸復燕巢,更全蚁命,垂恩良厚,图报实难。” 茅屋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