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贤善首菩萨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正觉 |
释义 | 原文陀罗尼句觉皇宣,一略闻名胜施缘。端见髓心相付嘱,莫将耳口作流传。 顿机做处天飞电,大器任时海纳川。 不是老婆情分切,肯留文字破尼乾。 诗词问答问:《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贤善首菩萨》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陀罗尼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总持”。谓持善法而不散,伏恶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语。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便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此言句者,不同相宗之艰言,不同性宗之辩言,不同小乘经之确言,不同陀罗尼之密言,不同伽陀之文言,最易剽窃,最易模儗。” 吕澂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附录《支谦》:“﹝ 支谦 ﹞又竭力减少音译到最低程度,以至有时连应存原音的陀罗尼也意译了。” 觉皇佛的别称。 宋 陈师道 《代兴龙节功德疏》:“伏愿凭觉皇之外助,效臣子之内心。” 闻名(1) 著名;有名 举世闻名 (2) 听到名声 闻名不如见面 心相(1).佛教语。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宝亮》:“如来乘本愿以託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碑》:“贝叶真偈,现心相於银钩。”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 (2).方言。心思,兴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无心相’。” 付嘱吩咐;叮嘱。 唐 黄滔 《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故将仪貌若生而葢棺,晦朔不逾而啟土,从付嘱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临川巫》:“巫知必死,正付嘱后事,忽如人击其背,即踣于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生又付嘱再四, 吴 鋭身自任而去。生由此饮食渐加,日就平復。” 流传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做处行为,举动。 宋 曾觌 《醉落魄》词:“百般做处百廝愜,管是前生,曾负你寃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三折:“打这厮好模样歹做处,你是箇强夺人家女娇娥。” 天飞(1).语出《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天飞”喻升居高位,贵显得志。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有四载。”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早奉龙潜,与 贾 马 而入室;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2).喻践帝位。《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 (3).语本《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后以“天飞”指天上的飞鸟。 晋 陆云 《南征赋》:“芒芒神道,化洽崇深。卬戾天飞,俯洞渊沉。” (4).远走高飞。 晋 潘尼 《怀退赋》:“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 大器(1) 珍贵的器物 (2) 指能担负重任的人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筐》 大器晚成 将来必成大器 海纳(1).喻容受量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 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太史听鼓而论功,司马张旃而赏获。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 韩公 曰:‘史官,国之枢机也。其如海纳之醉乎?’” (2).谓广泛采纳。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輟沐吐哺,虚襟坦怀;海纳风行,不疑不滞。”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老婆(1) 老太婆 (2) 丈夫称妻子 老婆孩子 情分同“情谊”。人与人相处的感情 朋友情分 文字(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尼乾亦作“ 尼犍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国王事尼乾道,铸金银人像大十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摩呾吒国》:“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天主教论》:“《西域记》云: 鉢罗那迦天 祠,人露形,旦上高柱,一手执柱端,一手躡旁杙,一手一足,虚悬向外,视日影,求出生死,所谓裸形求仙,是尼犍法。” 诗文赏析【原题】: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贤善首菩萨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