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
朝代 唐代
作者 白居易
释义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原文

凉风冷露萧索天,黄蒿紫菊荒凉田。
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
中有腾腾独行者,手拄渔竿不骑马。
晚从南涧钓鱼回,歇此墟中白杨下。
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谁言渭浦栖迟客,曾作甘泉侍从臣。

诗词问答

问: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书法欣赏

白居易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书法作品欣赏
东墟晚歇(时退居渭村)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冷露

清凉的露水。 唐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溼桂花。”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二:“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唐 罗隐 《巫山高》诗:“珠零冷露丹堕枫,细腰长脸愁满宫。” 元 许谦 《秋夜》诗:“冷露虫传夜,悽风树怯秋。”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黄蒿

枯黄了的蒿草。亦泛指枯草。《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长安 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七:“塞上黄蒿兮枝枯叶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黄蒿故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韩起祥 《翻身记》:“黄蒿捆子把门堵,风扫院子月点灯。”

荒凉

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飞翻

(1).亦作“ 飞飜 ”。飞翔翻腾。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

(2).谓翻落。 清 纳兰性德 《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腾腾

(1) 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行者

(1) 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1)∶佛教语。即“头陀”。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 (2)∶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渔竿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骑马

(1)

(2)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

骑马外衣

(3) 骑在马背上

骑马传道士

钓鱼

用钓具捕鱼

中白

半白。《晋书·慕容儁载记》:“自 曄 亡以来,孤鬚髮中白。”

褐衣

(1).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稟﹞粮,为作褐衣。” 李贤 注:“ 许慎 注《淮南子》曰:‘ 楚 人谓袍为短褐。’” 唐 白居易 《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2).借指贫贱者。 汉 孔融 《荐祢衡表》:“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栖迟

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妄)栖迟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

(3).滞留。《后汉书·冯衍传下》:“久栖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栖遅傍洲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愤悒不食,其故夫亦栖迟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圣者》:“海外栖迟又一年,苍茫往事已如烟。”

(4).漂泊失意。 唐 李贺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长寿。”《旧唐书·窦威传》:“昔 孔丘 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今则不然,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僕恐前途更失,后悔难追。”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嘆。”

作甘

谓作救旱甘霖。《书·说命上》:“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后因以“作甘”为救旱之称。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或剖巨蚌以劳心,攻他山而竭力,在寒暑则非民之服,在饥饉则非民之食,徒闻贾祸之辱,莫见作甘之德。”

从臣

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唐 宋之问 《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 徐 与 杜 。” 清 沉初 《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