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全真以斯远所寄文卷后夜赋两绝句元韵作诗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蕃 |
释义 | 原文行时取别太匆匆,别后经怀数载中。赖有书函与文卷,不然何地可闻风。 诗词问答问:《全真以斯远所寄文卷后夜赋两绝句元韵作诗寄》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行时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取别告别。《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道世 《法苑珠林·王弘之》:“ 轨 忽更来愧谢。因云:‘今即取别。’举家哭而送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林四娘》:“妾尘缘已尽,当往 终南 。以君情谊厚,一来取别耳。”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经怀犹经心。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丞相 往看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丞相别传》:“ 导 少知名,家世贫约,恬畅乐道,未尝以风尘经怀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至於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 王利器 集解:“经怀,犹今言经心也。”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二:“进退有命,岂此辈所制,知公奇伟,必不经怀也。” 书函(1) 书信 书函往来 (2) 书套 文卷(1).为应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 宋 王谠 《唐语林·自新》:“后 太真 为礼部侍郎, 谊 应举, 太真 览其文卷於 包侍郎 佶 之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元戎 ﹞命召之入,见其人质清秀,復览其文卷,深器重之。” (2).泛指文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 杨 以答 孟简 书为答 大颠 书,又改‘死款’二字为‘死案’二字,不知前人文卷,亦曾否审详耶?” (3).公文案卷。《全元散曲·小令·红锦袍》:“那老子 彭泽县 懒坐衙,倦将文卷押。”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有查勘一事而十数年不完者,文卷委积,多致沉埋。” 清 蒋士铨 《桂林霜·投辕》:“休衙,恰纔得退食僉文卷,又听説有客来投见。” 不然(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闻风(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前汉书平话》卷上:“灭 楚 以来,四海安寧,民皆快乐,万里闻风,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耻辱。” (2).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老孙头 也闻风来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斋 是从小河边上来,也是到处闻风的。” 诗文赏析【原题】: 全真以斯远所寄文卷后夜赋两绝句元韵作诗寄斯远蕃同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