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舟中诸吟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胡仲弓 |
释义 | 寄舟中诸吟友原文溪流何太急,画桨去如飞。诗垒才无敌,愁城醉解围。 日斜帆影亚,风细乐声微。 误入桃源去,月明犹未归。 诗词问答问:寄舟中诸吟友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胡仲弓寄舟中诸吟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溪流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诗垒诗人的阵营。 金 赵秉文 《送宋飞卿》诗之一:“瘦 李 髯 雷 隔存没,只愁诗垒不能军。” 元 袁桷 《寄上都子贞伯庸继学三学士》诗:“今岁同行诗垒壮,飞觥击鉢正横戈。”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诗垒挟谈兵,文场发武库。”《人民日报》1986.3.5:“千年诗垒焕新容,青兕初来态势雄。” 无敌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愁城喻愁苦难消的心境。 北周 庾信 《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 宋 周邦彦 《满路花·思情》词:“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 明 王錂 《春芜记·秋闺》:“他那里宦海沉沦,我这里愁城遥远。” 鲁迅 《花边文学·零食》:“人而有心,真要‘日坐愁城’了。” 解围(1) 解除包围或围困 (2) 帮助某人摆脱尴尬的场面 幸亏她替我解了围 帆影(1).指帆船去远而模糊的形象。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岸迴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明 高启 《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远江帆影秋芜外,故苑砧声晚树中。” 清 查慎行 《雨中渡黄河》诗:“中流帆影没,远树浪头生。” (2).帆篷的影子。 宋 陆游 《观潮》诗:“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细乐指管弦之乐。与锣鼓等音响大的音乐相对而言。《宣和遗事》前集:“再去撤女童,去羯鼓,御侍细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香靄绣旛幢,细乐风微颺。”《红楼梦》第九七回:“家裡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 桃源(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