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满庭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满庭芳原文寿竹长青,寿松高耸,寿山寿水俱全。寿星寿夜,寿象现中天。 寿祝长生不老,寿香一炷,宝鼎龙涎。 寿童引,寿龟寿鹤,寿烛比金莲。 寿盘添寿果,寿桃初熟,寿满三千。 寿筵歌寿曲,寿酒与流连。 寿从今,去福寿无边。 寿仁者,寿门高大,福寿永绵绵。 诗词问答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佚名满庭芳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长青(1).常黑。多形容鬓发。 唐 韩琮 《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鬢长青古无有。” 宋 王安石 《代白发答》诗:“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 (2).常绿。喻永不衰败,永存。如:松柏长青、万古长青。 高耸高高地直立 一个高耸壮观的塔尖 在远处高耸的山峰 桅杆高耸 寿水指寿酒。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 鲁侯 燕喜。” 俱全(1) 一切齐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 所有品种齐全 寿星(1) 称长寿的老人 (2) 指老人星,古人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画成额头隆起的老人。也叫“寿星老儿” (3) 被祝寿的人 今日我生辰,我是寿星 中天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长生不老永远活着,不会老死 宝鼎(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大盂鼎》:“ 盂 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宝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获宝鼎,迎日推筴。”《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 汉 ,乃 汉 宝,非 周 宝也。”《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宝鼎。”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百年归 汉 室,锦帆终古似 隋 家。”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颺起,细煎花乳翻白。”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龙涎见“ 龙涎香 ”。 龟寿旧传龟有千年之寿,故用以称长寿。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瞻彼 何山 ,言树之麓;豹文而隐,龟寿而伏。” 寿烛祝寿所用的蜡烛。《歧路灯》第七八回:“一张是进寳回回头顶大盘子,上边插一对鉢盌粗的寿烛。” 金莲旧指缠足妇女的小脚 三寸金莲 添寿犹祝寿。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是我生辰之日,众火伴又送礼物来添寿。” 寿桃祝寿所用的鲜桃或用面粉做成的桃形食品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寿筵庆贺寿辰的筵席 寿酒为祝寿喝的酒 大伙干了这杯寿酒 流连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一作“留连”、“流涟” 流涟荒亡,为诸侯忧。——《孟子·梁惠王下》 游九京者,亦流涟于隋会。——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流连夜市 从今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福寿幸福长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盗跖 、 庄蹻 之福寿, 齐景 、 桓魋 之富强,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母 孙氏 年八十餘,封 晋国太夫人 ,每入謁禁中,上叹其福寿,有令子。” 无边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仁者(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南史·孔灵符传》:“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师》诗:“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2).有恩情的人。《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郑玄 注:“仁,有恩者也。” 孔颖达 疏:“孝子居丧,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可以观其知爱亲也,若不爱亲,则非仁恩也。”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大日经疏》卷四:“梵音尔儞,名为仁者。”《法华经·序品》:“四众龙神,瞻察仁者。” 高大(1) 又高又大 高大的枞树 他身材高大 (2) 崇高;高尚 高大形象 绵绵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