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涵晖谷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仲堪 |
释义 | 涵晖谷原文嵌空在山半,天设兹闲敞。清墟生画白,高迥传遥响。 穷应到真境,憩暂祛烦想。 岩石如可耕,此地堪长往。 诗词问答问:涵晖谷的作者是谁?答:刘仲堪 刘仲堪涵晖谷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嵌空1.亦作"嵌空"。 2.空阔。 3.凹陷。 4.玲珑。山半山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 杜荀鹤 《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 《忆昔》诗:“试登山半望田垄,麦色青青早吐芽。” 闲敞亦作“闲敞”。阔大空旷。 汉 张衡 《南都赋》:“体爽塏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肥水》:“寺侧因谿建刹五层,屋宇閒敞。” 清 刘大櫆 《祭张闲中文》:“曾不余言之鄙弃,憩 勺园 之閒敞。” 高迥高远,极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赏望,嘉其( 瓮肚峯 )高迥,欲於峯腹大凿‘开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餘里望见。” 清 刘大櫆 《半野园图记》:“楼阁之高迥,足以挹 西山 之爽气。”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宋 李弥逊 《渡横溪》诗:“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宋史·乐志》:“ 蓬莱 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於世苦纷纠,睡乡觅真境。” 烦想(1).杂念;俗虑。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过 灵溪 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唐 韦应物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诗:“赖此林下期,清风涤烦想。” (2).胡思乱想。 萧红 《生死场》八:“在喝酒以后她更爱烦想。”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长往(1).一去不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冰山》:“﹝ 张彖 ﹞后登第为 华阴 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 (2).指避世隐居。 晋 潘岳 《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 唐 王度 《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俄顷,又举头顾 希文 曰:‘亦无鬼神,亦无恐怖。’言讫遂长往。”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愚民含忿轻生》:“见其幼弟气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则已长往。”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