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从舅端适楚地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孟郊 |
释义 | 送从舅端适楚地原文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 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 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诗词问答问:送从舅端适楚地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孟郊送从舅端适楚地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379-11 参考注释飘荡(1) 在水上浮动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渔船在湖中飘荡 (2)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漂亮的头发在她的肩上飘荡 (3) 漂泊 楚波(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楚 , 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 ,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楚波”谓馀波。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托庇》:“远脉曰楚波,餘波所及。” (2).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前蜀 韦庄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尸填 汉水 连 荆 阜,血染 湘 云接 楚 波。” 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布帆亦作“ 布颿 ”。布质的船帆。亦借指帆船。颿,“ 帆 ”的古字。《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八》:“长檣铁鹿子,布帆阿那起。” 唐 顾况 《别江南》诗:“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午后,余五人共载而泛,张布颿信风所之,甚见气象。” 清 黄景仁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下水船中天上坐,布帆安稳作归人。” 细风微风。 唐 杜甫 《王十五前阁会》诗:“ 楚 岸收新雨,春臺引细风。” 宋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竹舆晓入 青阳 ,细风凉月天如水。” 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元舅长舅。《诗·大雅·崧高》:“不显 申伯 ,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有 汉 元舅,曰车骑将军 竇宪 。”《新唐书·郭子仪传》:“ 宪宗 寝疾,宦竪或妄议废立者。 穆宗 问计於 釗 。答曰:‘殿下为太子,当旦夕视膳,何外虑乎?’时称得元舅体。” 离别(1) 暂时或永久离开 我离别故乡已经两年了 (2) 分手,分开 贱生(1).寒士的谦称。 南朝 宋 鲍照 《解褐谢侍郎表》:“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 宋 梅尧臣 《听文都知 * 》诗:“ 晏 识 文公 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2).詈词。意谓贱畜所生。 许地山 《商人妇》:“小母畜,贱生的母猪,你在这里干什么?” 不穷(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