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初至虎牙汉见江山类龙门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欧阳修 |
释义 | 初至虎牙汉见江山类龙门原文晓鼓潭潭客梦惊,虎牙滩上作船行。山形酷似龙门秀,江色不如伊水清。 平日两京人少壮,今年三峡岁峥嵘。 卧闻乳石淙流响,疑是香林八节声。 诗词问答问:初至虎牙汉见江山类龙门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欧阳修初至虎牙汉见江山类龙门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晓鼓(1).报晓的鼓声。 唐 褚载 《晓感》诗:“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鬭光辉。”《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显德 元年正月庚寅,有大星坠有声如雷,牛马皆逸,京城以为晓鼓,皆伐鼓以应之。” (2).指渔市报讯的鼓声。 明 文徵明 《游洞庭将归再赋》:“晓鼓隔溪渔市作,秋风吹枳橘连墻。”自注:“渔舟至则鸣鼓聚人。” 潭潭(1).深广貌。《韩诗外传》卷一:“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 楚 。逢天之暑,思心潭潭。” 唐 唐彦谦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诗:“ 越公 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陆姑救易》:“鸞笺宠召自天来,黄扉紫阁,潭潭如海。” 苏曼殊 《与刘三书》:“别后思心潭潭,书来良以为慰。” (2).象声词。多用于鼓声。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 楚 巫歌舞送迎神。” 宋 欧阳修 《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诗:“晓鼓潭潭客梦惊, 虎牙滩 上作船行。” 客梦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 虎牙向外凸出的犬牙 山形山的形态;山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山形特秀,异於众岳。”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山形起伏,既符白鹤之祥;地势风烟,乃合青乌之气。” 唐 许浑 《行次潼关题驿后轩》诗:“山形朝闕去,河势抱关来。” 清 查慎行 《望岱》诗:“山形陡然来,其势乃易量。” 酷似极其相似 一个酷似其父的儿子 龙门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江色(1).江之水色。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 宋 陆游 《春晴泛舟》诗:“鳞鳞江色涨石黛,裊裊柳丝摇麯尘。” (2).指江上景色。 明 林鸿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载酒入江色,酒多江復长。”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伊水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平日(1) 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殊的日子 ,如:节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觉民《与妻书》 跟平日一样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两京(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周 代的 镐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窃强 秦 之三辅,陷隆 周 之两京。”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汉 、 唐 的 长安 和 洛阳 。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宋 代的 开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纪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 宋 梅尧臣 《晚坐北轩望昭亭山》诗:“少客两京间,熟游 嵩 与 华 。”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开平 。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属车岁岁幸两京,八鸞承御壮瞻视。”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十八:“万古龙门镇两京,悬崖飞瀑一般清。”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祝京兆书<两京赋>》:“昔在 武昌 人家见 祝京兆 行书 都元敬 《两京赋》,两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陈毅 《读时下杂文因忆鲁迅为长歌志感》:“ 重庆 有 老蒋 ,两京踞敌伪。” (6).借指两 汉 。《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故东胶西序,事隆乎 三代 ;环林璧水,业盛於两 京 。” 张舜徽 《广校雠略》卷一:“叙及 三代 ,则移録《尚书》;事涉两 京 ,则称举《史》《汉》。” 少壮年轻力壮;年富力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今年指现在的这一年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峥嵘(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乳石(1).指石钟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復入东前洞,缚炬内游,乳石奇变,与西内洞等。”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三八回:“乳石夭矫垂下,繽纷不一。” (2).古代有服乳石法,乳谓石钟乳,石谓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之类。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金石之精者,如细研硫黄、朱砂、乳石之类。” 宋 陆游 《自勉》诗:“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 流响(1).传播响声。亦指传出的声响。 晋 成公绥 《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晋 傅玄 《杂诗》:“女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唐 虞世南 《蝉》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疎桐。” (2).指流传名声。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 应德 诗称名家……妙处并足流响词林。” 香林八节古琴名。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香林八节》:“ 河 渭 之水多土,其声厚以沉。 江 汉 之水多石,其声激而清。香林八节,是谓天地之中,山水之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