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陆龟蒙 |
释义 |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原文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诗词问答问: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620-48 参考注释天赋(1) 天资;资质 数学方面的才能…主要来自天赋 (2) 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天赋的艺术才能 有着天赋的优美嗓子 为了适应学术上的需要,一定的天赋智能是必要的 灵草(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野姿自然朴素的姿容。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正月》:“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緑幽风生短丝。”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亦作“闲来”。平时。 北山(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雨后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云间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报春鸟鸟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顾渚山 有报春鸟,春至则鸣,秋分亦鸣,似鶗鴂之类也。”《太平广记》卷四六三引《顾渚山记》:“ 顾渚山 中有鸟如鴝鵒而小,苍黄色。每至正月二月,作声云:‘春起也。’至三月四月,作声云:‘春去也。’採茶人呼为报春鸟。” 斯人(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