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海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丁谓 |
释义 | 海原文积润容零露,无涯任酌蠡。浮空长浴日,表圣不扬波。 江汉源流众,蕃夷岛屿多。 客槎如可泛,咫尺是星河。 诗词问答问:海的作者是谁?答:丁谓 丁谓海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积润积久湿润。《文苑英华》卷五六一引 唐 常衮 《中书门下贺雪表》:“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 唐 温庭筠 《和友人溪居别业》:“积润初销碧草新, 凤阳 晴日带雕轮。” 唐 唐彦谦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为笑 江 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元 袁桷 《感兴》诗:“南山有琪树,蒙彼山上云,层阴閟朱光,积润养奇芬。” 零露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清 谭嗣同 《公宴》诗:“华月流綺疏,置酒临高臺。剑佩拂零露,冠盖纷以来。”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张元干 《沁园春》词:“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一说,露珠。见 高亨 《诗经今注》。 无涯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浴日(1).语本《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 暘谷 ,浴于 咸池 。”后以“浴日”指太阳初从水面升起。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懽浴日照京城。” 唐 杨巨源 《寄昭应王丞》诗:“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2).古有 羲和 浴日的传说。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后以喻功勋巨大。参见“ 补 * 日 ”。 表圣赞美圣人。《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孔子庙乐章》:“通 吴 表圣,问 老 探真。” 不扬(1).不损伤。《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 传:“扬,伤也。” 孔颖达 疏:“《释詁》文扬与误为类,故为伤。谓不过误不损伤也。” (2).不能散发。《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即起歷阶而去。” (3).不振作。 汉 严忌 《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4).亦作“ 不颺 ”。谓容貌不英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 杜预 注:“颜貌不显扬。” 唐 裴度 《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金史·后妃传上·海陵昭妃阿里虎等诸嬖》:“ 海陵 尝曰:‘ 餘都 貌虽不扬,而肌肤洁白可爱。’”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那时 曹丞相 要接见你们的使者,他觉得自己的相貌不扬,便请我的老师 清河崔琰 来代替他。” 江汉(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源流(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蕃夷旧时中原人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统称。蕃,通“ 番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每元朔朝会,禁军御杖宿於殿庭……文武缨佩,蕃夷酋长皆序列。”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岛屿岛的总称(岛大,屿小) 客槎指升天所乘之槎。用 晋 张华 《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 牛女 事。 唐 罗隐 《黄河》诗:“ 高祖 誓功衣带小,仙人占头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宋 苏轼 《鹊桥仙·七夕》词:“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宋 陆游 《予以壬戌慨然有赋》诗:“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参见“ 客星 ”。 咫尺(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星河指银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