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孙应时 |
释义 | 原文丽泽存相益,和羹忌敬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 平生子陈了,一瓣记南丰。 诗词问答问:《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丽泽(1).谓两个沼泽相连。《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王弼 注:“丽犹连也。” 朱熹 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后比喻朋友互相切磋。 唐 柳宗元 《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且从容芸牕丽泽,待时而发。” 清 朱彝尊 《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吟伴皆 鲍 谢 ,丽泽拟 王 贡 。” (2).比喻惠泽。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浹丽泽於百灵,蔼英声於亿载。” 和羹(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敬同犹敬和。指唱和他人诗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诗者,题云‘敬同’。”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以同为和,初 唐 如 骆宾王 、 陈子昂 诸人集中犹然。” 别怀惜别的情怀。 宋 廖行之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词:“别怀縈繫,为箇人留滞。” 耿耿(1) 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楚辞·屈原·远游》 耿耿于怀 (2) 明亮;显著;鲜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 (3) 诚信守节的样子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汉· 刘向《九叹·惜贤》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燕说指穿凿附会之说。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 相国受书而説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 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又:“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故先王有 郢 书,而后世多 燕 説。” 梁启雄 解引 蒲阪圆 曰:“世儒见古人过誉失实之事,强为之説,而欲施用以致治也,犹 郢 人误书‘举烛’,而 燕 人臆説以为‘尚明’也。”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谈经用 燕 説,束弃诸儒传。” 清 赵翼 《放言》诗:“ 齐 谐难尽诬, 燕 説岂徒诡。”参见“ 郢书燕説 ”。 词源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国风(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诗文赏析【原题】: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