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阴漫漫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阴漫漫行原文愁云怒风相追逐,青山灭没沧江覆。少留灯火就空床,更听波涛围野屋。 忆昨踏雪度长安,夜宿木瘤还苦寒。 谁云当春便妍暖,十日九八阴漫漫。 诗词问答问:阴漫漫行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王安石阴漫漫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愁云云气阴霾暗淡,比喻忧虑郁闷的神情或凄凉的情景 愁云满面 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青山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灭没无影无声 鸥鹭灭没。——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沧江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 子牟 恋魏闕,渔父爱沧江。” 明 张含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 子陵 留高臺,西面沧江緑。”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烛 空床(1).指独宿的卧具。亦比喻无偶独居。《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 三国 魏 曹丕 《离居赋》:“惟离居之可悲,廓独处於空牀。” 晋 张华 《情诗》之一:“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 宋 曾巩 《秋夜》诗:“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平生肺腑交,一诀餘空床。” (2).指空的坐具。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波涛(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野屋村野房屋;农舍。 明 何景明 《西郊秋兴》诗之三:“野屋清秋暮,寒沙易朔风。” 明 何景明 《野屋》诗:“野屋双飞燕子低,短簷千尺柳条齐。” 踏雪行走在雪地上 踏雪寻梅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木瘤木材上的一个瘤;树木的一个硬的突出物,具扭曲纹理 苦寒极端寒冷;严寒 妍暖谓晴朗暖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宋 王安石 《阴漫漫行》:“谁云当春便妍暖,十日九八阴漫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於时腊雪新霽,风日妍暖,已作春意。” 清 纳兰性德 《摊破浣纱溪》词:“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 十日(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漫漫(1) 广远无际 水漫漫 (2) 长;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缓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雾漫漫 (5) 众多 漫漫群生 (6) 昏愦糊涂 县官漫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