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示诸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示诸子原文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令诸子了生绿。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 兄弟躬耕真尽力,乡邻不惯枉称贤。 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诗词问答问:示诸子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苏辙示诸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老去(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一味(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坐令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诸子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行道〈方〉∶行业 挟策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自家 鲍四娘 ,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筴追锋,还推老手。” 周咏 《去国吟》:“中原到处不可居,何如挟策出国身还慊。立马斯须别亲友,离情又触长亭柳。” 读书(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兄弟(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躬耕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尽力竭尽全力 尽力相助 乡邻(1) 同住在一个乡镇的人 乡邻们和睦相处 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吾乡邻之死 不惯(1).未经驯顺。 唐 杜甫 《瘦马行》:“去岁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惯不得将。”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不惯不将,未调习者不得用。” (2).不习惯。如:这地方天气太热,我实在过不惯。 约己约束自己。《后汉书·应奉传》:“ 和帝 时为 河南 尹、将作大匠,公廉约己,明达政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苦心约己,以行无益之事,鏤冰刻朽,终无必成之功。”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夫约己裕人,招怀必信,推诚体国,嫌衅自平。” 吾家(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相承先后继承;递相沿袭;上下相托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