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钱时
释义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原文

剩觉工夫通草对,略无闲暇问花神。
国香早是将春到,也趁梅花候主人。

诗词问答

问: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钱时
问: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钱时的名句有哪些?答:钱时名句大全

钱时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书法欣赏

钱时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通草

(1).木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

(2).即通脱木。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这妇人生的通草般身躯,灯手样手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 宋 《本草》:混注为一,名实相乱,今分出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 清 夏仁虎 《旧京琐记·俗尚》:“仕宦平居多著靴,嫌其底重,乃以通草製之。”参见“ 通脱木 ”。

无闲

见“ 无间 ”。

花神

(1).掌管花的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云笈七籤》卷一一三:“窥见女子红裳艷丽,游於树下。有輒採花折枝者,必为所祟,俗传女子花神也。”《红楼梦》第二七回:“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

(2).花的精神。 宋 李廌 《德隅斋画品·菡萏图》:“士大夫旧云:‘ 徐熙 画花传花神, 赵昌 画花写花形。’”

国香

(1).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 唐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 令君香 ”。

(2).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 * ·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二:“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明 唐寅 《山家见菊》诗:“可惜国香人不识,却教开向野翁家。” 清 姚鼐 《阻风三山夹游三华庵牡丹颇盛》诗:“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臺高。”

(3).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粲粲门子,菲菲国香。”

早是

(1).已是。 唐 王勃 《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之五:“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絃声。”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早是一言既出,你可休心下疑惑。”《花月痕》第六回:“再看 秋痕 ,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语。”

(2).幸而,幸好。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倒諕我一跳,早是不曾打着我的耳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先生是何言语!早是那小娘子不听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西游记》第二三回:“ 悟空 这泼猴,他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3: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