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流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司空曙 |
释义 | 送流人原文闻说南中事,悲君重窜身。山村枫子鬼,江庙石郎神。 童稚留荒宅,图书托故人。 青门好风景,为尔一沾巾。 诗词问答问:送流人的作者是谁?答:司空曙 司空曙送流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292_32 参考注释闻说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南中(1).指 川 南和 云 贵 一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魏书·李寿传》:“ 寿 ,字 武考 。初为 雄 ( 李雄 )大将军,封 建寧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 建寧国 。” 唐 王勃 《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2).指 岭 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 吕兴 ,深覩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 注引《吴志》:“ 交阯郡 吏 吕兴 等杀太守 孙諝 ,使使如 魏 。” 宋 杨万里 《明发龙川二绝》之一:“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 龙川 指似君。”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又言 泉州 有红牙大戟树,其大数围,南中之所无,而 泉 人所不知者。” (3).泛指南方,南部地区。 唐 王建 《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宋 陈善 《扪虱新语·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檮杌闲评》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岳墓 之左, 断桥 之右……真是宇内无双景,南中第一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踰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於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復归艺菊。” 窜身藏身。 唐 崔峒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宋 叶适 《取燕一》:“今 天祚 地丧於外,位夺於内,窜身 夹山 ,死亡朝夕,其国灭矣。”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先生窜身 猺峒 ,絶迹人间。” 山村山区中的自然村落 沿着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队部,可是不见一个人。——《太行青松》 枫子鬼即枫人。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 唐 司空曙 《送流人》诗:“山村枫子鬼,江庙石郎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枫子鬼,乃欇木上寄生枝,高三四尺,天旱以泥涂之,即雨也。”亦省作“ 枫鬼 ”。 石郎神(1).民间所祀神名。 唐 司空曙 《送流人》诗:“山村枫子鬼,江庙 石郎神 。” (2).民间所祀神名。 唐 司空曙 《送流人》诗:“山村枫子鬼,江庙 石郎神 。” 童稚(1) 儿童 童稚般的举动 (2) 稚气;幼稚 图书(1)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2)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3)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4) 指河图洛书 (5) 图册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青门(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 (2).泛指京城东门。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 (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瀟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赵令畤 《清平乐》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絳闕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王涣 《悼亡》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7).曲名。 唐 李贺 《黄头郎》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 风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为尔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沾巾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