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玉叶重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晁端礼 |
释义 | 玉叶重黄原文玉纤初拈梅花蕊。早忆著、上元天气。 重寻旧曲声韵,收拾放灯欢计。 况人生、百岁能几。 任东风、笑我双鬓里。 重来花下醉也,不减旧时风味。 诗词问答问:玉叶重黄的作者是谁?答:晁端礼 晁端礼玉叶重黄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玉纤纤细如玉的手指。多以指美人的手。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对着这良宵美景,玉纤重把罗衣整。”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玉纤抄秘谱,檀口教新腔。” 花蕊亦作“ 花蘂 ”。1.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南朝 梁 何思澄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 唐 孟浩然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诗:“物华皆可翫,花蘂四时芳。” 唐 李商隐 《春日》诗:“蝶衔花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2).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鬢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宋 范成大 《瑞香花》诗:“酒恶休拈花蘂嗅,花气醉人醲胜酒。” 上元(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2).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3).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4).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天气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旧曲(1).古曲,对“新曲”而言。《晋书·乐志下》:“按 魏 晋 之世,有 孙氏 善弘旧曲…… 朱生 善琵琶,尤发新声。”弘, 清 李慈铭 《<晋书>札记》:“当作引。” 南朝 陈 徐陵 《折杨柳》诗:“ 江陵 有旧曲, 洛 下作新声。” (2).指歌妓聚居之所。 宋 姜夔 《琵琶仙》词:“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 桃根 桃叶 。” 声韵(1) 音韵(汉字音节中声、韵、调的总称);声音 (2) 声母和韵母的合称 收拾(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放灯(1).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 (2).指放河灯。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百岁(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重来(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不减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旧时风味风味:风度,风采。从前的风采。出处:宋·吕本中《虞美人》词:“春风也到江南路,小槛花深处。对人不是忆姚黄,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示例:怀金黛,想玉鬟,~尚依然,云笼宝髻凭谁掠,月觑纱窗只自眠。 ★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