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范模既不类臣斯,体骨未应同诅楚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古砖篆文歌》 全文: 参考注释范模犹楷模。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父实南士,家垂范模。” 明 李东阳 《伍公神道碑铭》:“乡有文献,家有范模。” 不类(1).不善。《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2).作自谦之词,犹不肖。《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3).不同;不象。《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4).不及于,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体骨(1).犹主体,主干。《朱子语类》卷七五:“《易》是包著此理,乾坤即是《易》之体骨耳。” (2).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平山冷燕》第十四回:“便见园门外粉壁上写得龙蛇飞舞,体骨非常。” 未应(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诅楚见“ 诅楚文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