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即事》 全文:由近以及远,大吏报次第。
 率称春雨沾,实利兴农事。
 畿辅昨秋霖,下隰犹润渍。
 弗雨乃觉宜,小霏遂开霁。
 迥异常年况,望泽愁不置。
 暮春御园景,揽结应畅意。
 而却缱军营,捷音盼即至。
 五夜醒十番,孰能安枕寐。
 合是忧劳人,韶光任明媚。
 
 参考注释五夜(1).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五夜鐘初动,千门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阳钟歌》:“万钧猛虡悬云陛,五夜蒲牢惊翠幬。” 十番见“ 十番鼓 ”。 安枕安眠。亦用以比喻无忧无虑。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欲平 赤眉 而后入关,是不守其本而争其末也!恐国家之守转在 函谷 ,虽卧 洛阳 ,得安枕邪?” 宋  叶适 《上殿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此其得也。”《明史·兵志三》:“将士疲于奔命,未尝得安枕也。” 陈毅 《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