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荣感卷为文尊道题》 全文: 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 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 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 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 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 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 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 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 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 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 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 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参考注释所以(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