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长松吟风和哀响,肌肤凛栗凄神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登岳顶呈试可邦直》 全文: 参考注释长松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吟风(1).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唐 杨巨源 《红线传》:“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落,惊而起问,即 红綫 迴矣。”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窗纸吟风,奇寒彻骨。” (2).咏风。以风为题材作诗。 杜甫 《雨》诗“风扉掩不定” 仇兆鳌 注引 清 黄生 曰:“ 杜 诗吟风之句,如‘风扉掩不定’,‘风幔不依楼’,‘风帘自上钩’,‘寒声风动帘’,‘风连西极动’,‘风前竹逕斜’,皆画风手也。” 哀响悲凉的乐声。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三:“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周咏 《杂诗》:“一弹再三叹,哀响入云岑。” 肌肤(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凛栗(1).严寒;冷得发抖。 唐 杜甫 《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儘衣笥中所藏,躡毡鞾,犹凛慄不自持。” (2).亦作“ 凛栗 ”。恐惧;惊恐。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民事瘟神谨,巫为阴廡复屋,塑刻诡异,使祭者凛慄,疾愈众。” 茅盾 《动摇》十二:“ 方太太 分明看见那臃肿痴肥的身体悬空在一缕游丝上,凛栗地无效地在挣扎。” (3).引申为冷峻而令人敬畏。 清 方文 《宋遗民咏·王鼎翁炎午》:“创为生祭文,辞义何凛慄。” 神魂心神;神志 神魂颠倒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