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柳永的《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全文: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 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 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 皇都。 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歔。 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 归途。 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
名句书法欣赏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悄悄(1) 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凭阑见“ 凭栏 ”。 尽日(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