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敢隐默,不敢戏传,始以小词,庸谢雅意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夏元鼎的《沁园春》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隐默(1).安静恬退。《南史·沉约传》:“ 仪 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 明 归有光 《潘用中墓志铭》:“君为人温良隐默,外内皆称为诚长者。” (2).指安静恬退之士。 唐 张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3).沉默不出;缄默不言。 宋 范仲淹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臣闻臣之至忠莫先於举士,君之盛德莫大於求贤,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设有以此论为 朱子 述者,当必乐闻其説,亟为改正,无所用其隐默也。” 不敢(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小词(1).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浅笑含双靨,低声唱小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艳词不可填》:“昔僧 秀关西 与 黄山谷 曰:‘作诗无害,惟艳歌小词可罢之。’” 清 侯方域 《绝句》:“容华博得春风歇,不羡《清平》赋小词。” (2).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廝守;怕则怕,人来破鬭。’虽三尺之童皆歌之,不知何谓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 明 张岱 《陶庵梦忆·二十四桥风月》:“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 雅意(1) 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 (2) 风雅的意趣 (3) 敬辞,称对方的意见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