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云龙歌调陆务观》 全文: 墨池杨子云,云间陆士龙。 天憎二子巧言语,只遣相别无相逢。 长安市上忽再值,向来一别三千岁。 王母桃花落几番,北斗柄烂银河乾。 双鬓成丝丝似雪,两翁对面面如丹。 借问别来各何向,渭水东流我西上。 金即斗大直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诗家不愁吟不彻,只愁天地无风月。 君不见汉家平津侯,东阁冠盖如云浮。 又不见当时大将军,公卿雅拜如星奔。 秪今云散星亦散,也无鹿登台榭羊登坟。 何时与君上庐阜,都将砚水供瀑布。 磨鎌更斫扶桑树,捣皮作纸裁烟雾。 云锦天机织诗句,孤山海棠今已开。 上已未有游人来,与君火急到一回。 一杯一杯复一杯,管他玉山颓不颓,诗名於我何有哉。
名句书法欣赏 双鬓成丝丝似雪,两翁对面面如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丝丝(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3).象声词。 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对面(1) (2)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3)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