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甘肃布政使福崧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全文:歼贼命王师,无非计安民。
 行程计近远,一再遣重臣。
 和珅入甘境,即有雨随轮。
 今接旬宣奏,屡被膏泽均。
 甘省艰致雨,地瘠民诚贫。
 犁巢虽未蒇,农兆慰则真。
 宣来咨实情,珅回复由秦。
 云秦晋麦收,胥至九十分。
 何以承天庥,惟益励敬勤。
 
 参考注释行程 路程;旅程 近远(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重臣 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元老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