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全文: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梅花不枯是霜枯,霜后不俗霜前粗。 梅花不瘦是月瘦,月下徘徊孤影峭。 梅花不寒是风寒,落英飞上玉阑干。 梅花不湿是露湿,冷蕊含羞晓呜唈。 雪明偏见梅花魂,笔下六花堆烂银。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烟淡偏见梅花情,笔下一片黄昏晴。 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 月瘦偏见梅花真,笔下蟾蜍弄早春。 霜枯偏见梅花操,笔下飞霜送春耗。 露湿偏见梅花奇,笔下冷蕊垂百琲。 风寒偏见梅花意,笔下萧骚夺云气。 有人身心似梅花,写出清浅与横斜。 补之若见亦惊嗟,机杼迥然别一家。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更得一些香气浮,阳春总在君笔头。
参考注释梅花(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风寒(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落英(1) 〈方〉 (2) 落红;落花 落英缤纷。——晋· 陶潜《桃花源记》 (3) 初开的花 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阑干(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