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朱长文的《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 全文:天意绍斯文,成书在圣孙。
 一篇穷妙理,万古诵微言。
 美行敷华叶,精诚固本根。
 并明参日月,幽赞极乾坤。
 奥义谁鑽仰,真儒善讨论。
 披云观泰华,行水自昆仑。
 庠序非才处,诗书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废窥园。
 辩惑开群听,潜心到大原。
 意将追往哲,学岂为专门。
 盛府连称治,耆英继典藩。
 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
 全帐罗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来有庆,衿佩寂无喧。
 士识师资贵,民知道义尊。
 僖公史官颂,邓校相君存。
 芹藻欢欣意,陵阿长育恩。
 中材多杞梓,宝器列瑶琨。
 五纪登朝盛,群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学,遗泽洽元元。
 
 参考注释五纪(1).指岁、月、日、星辰、历数。《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厤数。” 孔颖达 疏:“凡此五者,皆所以纪天时,故谓之五纪也。”《旧唐书·代宗纪》:“叶五纪者,建号以体元;授四时者,布和而顺气。”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布歷推筴,仰测鸿濛;三统五纪,四分九宫;机智可尽,太虚无穷。” (2).五伦。《庄子·盗跖》:“五纪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五纪即五伦也。” (3).一纪为十二年,五纪为六十年。《南齐书·高帝纪论》:“ 宋氏 正位八君,卜年五纪。”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诗》:“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 抚州 写,今来五纪强。”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五纪归来鬢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登朝进用于朝廷。《汉书·叙传下》:“ 贾生 矫矫,弱冠登朝。” 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登朝身许国,出閫将辞家。”《宋史·刘熙古传》:“歷官十八,登朝三十餘年,未尝有过。” 清  袁枚 《答朱石君尚书》:“公本大儒,登朝之后,仁义其身,礼乐其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