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全文: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 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 笙箫震河汉,锦绣烂冠帻。 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 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 稍稍延诸生,谈笑与宾客。 子来适妙年,谒入交履舄。 寂寥九龄后,此独望一国。 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 孤岸镇颓波,俗流未易识。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迹。 去思今岂忘,耳目熟遗迹。 吏含殷勤言,俛仰问乖隔。 当时府中儿,侵寻鬓边白。 下帷虽著书,不捄寒饥迫。 谓宜门阑士,宦路久烜赫。 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 骥摧千里蹄,鹏堕九霄翮。 人生无巧愚,天运有通塞。 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 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 优游禄仕间,较计谁失得。 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
名句书法欣赏 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奈何(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差池(1) 〈方〉 (2) 失误;疏忽 若有半点差池,我手里不能轻轻的放过了你 (3) 意外 须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当玩的 丞掾属官的泛称。《汉书·韩延寿传》:“丞掾皆以为方春月,可壹出劝农桑。”《后汉书·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 宋 王安石 《闻和甫补池掾》诗:“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