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幽明无俶扰,典祀不相昵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题关云长庙》 全文: 参考注释幽明(1).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易·繫辞上》:“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韩康伯 注:“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 宋 苏轼 《与钱济明》之三:“神药希代之宝,理贯幽明,未敢轻议。” (2).指昼夜;阴阳。《礼记·祭义》:“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郑玄 注:“幽明者,谓日照昼,月照夜。”《史记·五帝本纪》:“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説,存亡之难。” 张守节 正义:“幽,阴;明,阳也。” 鲁迅 《<两地书>序言》:“﹝我们﹞所讲的又不外乎学校风潮,本身情况,饭菜好坏,天气阴晴,而最坏的是我们当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3).指生与死;阴间与人间。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平生每相梦,不省两相知,况乃幽阴隔,梦魂徒尔为。”《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幽明路异,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非偶然也。” (4).人与鬼神。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皇 唐 叶有六圣,再造八极,镜照万方,幽明咸熙。” 宋 王安石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家君感大德,无以相报,欲以妹子附为婚姻,恐以幽明见嫌也。” (5).指善恶;贤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 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则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宋 曾巩 《蔡燡河南运判制》:“夫均通货食,使物有羡赢;审覈幽明,使人知劝畏。” 俶扰开始扰乱;动乱;骚乱 兵戈俶扰 典祀按常礼举行的祭祀。《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 孔 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於近庙。”《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宋 范成大 《祭灶词》:“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盃盘丰典祀。” 相昵彼此亲昵。《魏书·恩倖传·茹皓》:“ 高肇 素嫉诸王,常规陷害,既知 详 与 皓 等交关相昵,乃构之 世宗 ,云 皓 等将有异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我寔狐也,与郎君在日最相昵。”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