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丘处机的《无俗念 蓑衣磻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 全文: 深溪古岸,到秋来、莎密茸茸无极。 楝择修纤归洞府,虚落晴天吹炙。 两束丝乾,千条绳就,不假良工织。 闲轩亲自,结成渔父装饰。 时伴樵牧嬉游,青山绿水,带雨和烟适。 妙绝珍幽径晚,披雪冲开芦荻。 我本忘名,人皆易号,唤作蓑衣客。 佗年功满,化云天上无迹。
参考注释佗年他年,将来。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诗之一:“今日监边跪亲轂,佗年入殿赐乘车。” 宋 陈君响 《绝句》:“佗年若解拂人头,只恐青青颜色换。” 化云(1).指能够化为时雨,滋润万物的云。 晋 傅玄 《鼓吹曲·夏苗田》:“惟大 晋 ,德参两仪,化云敷。”《晋书·乐志下》:“象天则地,化云布。” (2).谓变化成云。 南唐 谭峭 《化书·动静》:“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 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无迹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