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堂的《题家藏堇山庄小景图歌》 全文: 四明四面山列屏,佛头螺髻咸献形。 直与扶桑接天尽,远妆近抹千里青。 堇山居士眼何小,甘倚一拳藏拙老。 赤堇原分乌喙名,岂不惭芝愧瑶草。 拙翁闻笑但低头,腐朽未许污冈丘。 秦汉因兹起封邑,敢与岩壑论春秋。 适然先世遗薄田,结屋可望山之颠。 课农乘兴即长往,安流五里归放船。 半生京宦淹南北,曾假丹青寓心目。 赐还骸骨又几年,今日山庄悬此幅。 看来不辨山与图,晴峰润墨争模糊。 溪籁松簧送繁奏,此身如在冰玉壶。 烹鲜开酿香满屋,醉眼呈书信口读。 心期粒饱秋日黄,更愿桑垂春雨绿。 庄前晓霁岚雾消,堇山桥去不断桥。 直向天童跻太白,东寻玉几攀金鳌。 沙溪庵吊深宁墓,史相大坟僧闯户。 采得灵峰方竹筇,赵陵几冢榛迷路。 探奇欲再力不胜,阖门坐听山鸟鸣。 欲示儿童假图景,回江远溯溟渤清。
参考注释灵峰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 2.指神话中的仙山。 3.山名。在广东省治西北。 4.山名。在浙江省乐清县雁荡山。山下有灵峰寺。 8.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6.山名。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九曲尽处。 方竹竹之一种。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径一至四厘米,质坚。我国 华东 和 华南 地区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晋 戴凯之 《续竹谱》:“方竹生 岭 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竹之异品》:“ 武陵 桃源山 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坚劲可以为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紫峯 与客观方竹。客戏曰:‘世有方竹无方人。’” 迷路 迷失道路 他迷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