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绅的《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全文: 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 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 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 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细疑歌响尽,旅作舞腰回。 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 半崖云掩映,当砌月裴回。 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 玉花全缀萼,珠蚌尽呈胎。 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妒妆凌粉匣,欺酒上琼杯。 海使迷奔辙,江涛认暗雷。 疾飘风作驭,轻集霰为媒。 剑客休矜利,农师正念摧。 瑞彰知有感,灵贶表无灾。 尧历占新庆,虞阶想旧陪。 粉凝莺阁下,银结凤池隈。 鸡树花惊笑,龙池絮欲猜。 劳歌会稽守,遥祝永康哉。
名句书法欣赏 遇物纤能状,随方巧若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遇物犹言待人接物。《南史·袁粲传》:“ 袁濯儿 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 唐 韩愈 《荐樊宗师状》:“谨洁和敏,持身甚苦,遇物仁恕,有材有识,可任以事。” 宋 秦观 《南池》诗:“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随方(1).依据情势。《南史·恩倖传论》:“若夫竭忠尽节,仕子恒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新唐书·张献诚传》:“ 献诚 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传》:“ 炳文 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 (2).谓按原方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 胡三省 注:“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观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之二:“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问以经语,随方应对,歷歷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