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诣香山祷雨叠旧作初游香山诗韵》 全文: 客岁历招提,相隔倏已久。 赤帝司南方,清和斯夏首。 来牟秋已歉,布谷时恐后。 惟民命系兹,恃以糊其口。 蜥蜴竟难致,空复验蝌蚪。 我闻神所妥,率在深林薮。 是地有灵潭,毋乃苍龙守。 但祈溥膏泽,屈礼吾何有。 播之未栖田,耘之安容手。 步祷攀烟萝,遑计磴道陡。 沾衣汗已淋,举袂风飏垢。 飞廉下元冥,轰砉雷应吼。 大士慈悲心,甘露洒杨柳。 须臾遍九垓,枯槁苏东亩。 旋憩来青轩,为启来青牖。 昨夏喜农诗,草书悬壁右。 对之自忸怩,不待他人丑。 见理既未确,触物皆成诱。 返己试品评,臧少而多否。 率此致咎徵,讵是明神负。 敢期雨必零,尚惠云相偶。
参考注释毋乃(1).莫非;岂非。《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 (2).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苍龙(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