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项安世的《送郑向书罢师归福州》 全文: 共惟汉从官,三仕屈吾指。 前辈有郑公,后来王赵耳。 更生初去国,玉色欣共理。 我时见一叶,已识秋风起。 明年孔戣去,零落真复尔。 王师凛孤鹤,独叫青云里。 下有万仗弦,开云看白雉。 前年郑公来,初论差可喜。 谓当上聊璧,共举汉网纪。 三年越山中,不使度此水。 低头用朱墨,得去真晚矣。 况当少天官,风木赴淮涘。 一时东都空,物理固如此。 此行关世运,特可慰闾里。 下有贤寓公,上有名剌史。 想见闽父老,欢喜屐折齿。 虽然庙朝旧,迹远心自迩。 公行见赵公,此语式举似。 有事当驿闻,毋忘汉天子。
名句书法欣赏 想见闽父老,欢喜屐折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欢喜(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折齿(1).折断牙齿。《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 注:“孺子, 荼 。 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 荼 顿地,故折其齿。”后用为为人民操劳的典实。 赵朴初 《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 (2).指备受挫辱。 汉 邹阳 《狱中上书》:“ 范雎 摺脇折齿於 魏 ,卒为 应侯 。”参见“ 折胁 ”。 (3).《晋书·谢鲲传》:“邻家 高氏 女有美色, 鯤 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 幼舆 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唐 韩偓 《<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墙已成,折齿唯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