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文璞的《乌夜啼》 全文: 何人*弹阮咸,故故轻手摘。 弹作乌夜啼,此意我所恻。 南朝有帝子,作牧号侯伯。 着身疑嫌间,生意日*逼仄。 爱妾闻啼声,改镇颁竹册。 或云长安吏,性命在顷刻。 小妇闻啼声,赦令敷大泽。 身虽不肖甚,幼小着苍帻。 再转作县佐,欲塞父祖责。 濡墨决疑讼,行朱慰冤魄。 群凶见之怒,极意便刳磔。 首沮隶阳桥,公议亦已格。 痛掠及库胥,指作盗钱贼。 胥既窘椎凿,手堕面愈黑。 书款自诬伏,身竟遭刻画。 酷毒一如斯,谁谓彼无策。 谤书入外台,遂坐使者劾。 牵连入冶城,五载穷惨礉。 陈词叫穹旻,哀恸人叵测。 若无磊落者,谁肯为昭白。 翻思受祸时,何但铩羽翮。 愁冤传里巷,泣涕到臧获。 嫠母偕妻孥,惘惘望秋色。 岂料今日下,置酒设豚拍。 听此哀丝鸣,但呼说不得。 月明客已去,庭宇鸣哑哑。 世人见慈乌,唾笑满阡陌。 谁知事乘除,祸去反为福。 苍苍上林枝,当去作谢客。
名句书法欣赏 再转作县佐,欲塞父祖责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县佐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清 刘大櫆 《诰赠通奉大夫程君传》:“君由国子生需次县佐。”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县佐非县丞》:“今人以县丞为县佐,不知 唐 官制县丞簿尉之下,尚有四佐:一司功佐,一司仓佐,一司兵佐,一司户佐,皆名县佐。” 父祖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卿昔为 本初 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魏鉴勋 袁闾琨 《试论皇太极的改革及智囊团》:“﹝ 努尔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报父祖之仇为号召,组织 女真 人起兵反 明 ,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