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水龙吟 己丑中秋用韵》 全文: 可翁点检形骸,关心六事今犹可。 摩挲老眼,残编细读,小窗危坐。 信手挥毫,云烟撩乱,波涛掀簸。 笑蹒跚病足,登山不武,尚能踏、苔痕破。 便腹还堪容酒,齿牙攻、脯肴蔬果。 歌声到耳,宫商少误,肯教轻过。 馋口如门,丁宁告戒,欲须坚锁。 怕麴生徒众,群然趋入,困风流我。
名句书法欣赏 信手挥毫,云烟撩乱,波涛掀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信手 随手 低眉信手续续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撩乱(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波涛(1) 江湖海中的大*波浪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掀簸(1).颠簸;翻腾。 唐 韩愈 《泷吏》诗:“颶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元 段成己 《陈子正容安堂》诗:“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 明 李东阳 《湘江送别》诗序:“风涛掀簸,恒出於所不测。”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序:“风雨大作,扁舟掀簸。” 闻一多 《深夜底泪》诗:“生波停了掀簸,深夜啊--沉默的寒潭,澈虚的古镜。” (2).谓此起彼落地喧闹。 宋 苏辙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诗:“歌吟杂嘲謔,笑语争掀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