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明月数声仙鹤唳,秋风一尺鲙鲈肥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傅求的《寄张贶》 全文: 参考注释月数(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一》:“由是推之,谓变岁初而不移月数者,非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反復数百餘言,不过皆为 商 建丑即以丑月为岁首, 周 建子即以子月为正月。今按 山屋 许氏 言,《春秋》改时改月出於圣人特笔,而他书月数不改乃时王之制,如是则诸家不改月数之説为有据矣。” (2).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尝著《琴笺》,以天地自然有十三声,徽非月数也。” (3).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元 施惠 《幽闺记·抱恙离鸾》:“[浄]他犯着产后惊风。[旦]不是。[浄]莫不是月数不通。[旦]这太医胡説。[末]他是男子汉,怎么倒説了女人的病症。” 仙鹤(1).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唐 王勃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张公 ﹞道罢,用手一招,叫两只仙鹤。 申公 与 张古老 各乘白鹤,腾空而去。”参见“ 仙禽 ”。 (2).鸟名。也叫白鹤。《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 清 龚自珍 《应天长》词:“山僧许我移茶灶,不用当关仙鹤报。”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取下一只蓝色硬纸折成的小仙鹤放在袋里带回 中国 ,可是今天我却找不到它了。” 秋风秋天的风 一尺(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鲙鲈即鲈脍。 宋 范仲淹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太原 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鱸。” 宋 范成大 《崇德庙》诗:“滩平放溜日千里,已梦鱠鱸如雪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